到时候,自己也算对他有了知遇之恩,他也会投桃报李。

官场吗,不就是相互提携的事,武官文官虽然是两条路线,但是在辽东这种地方,武官的作用可是很大的。

最起码,能给自己带来功劳。

和往常一样,杜寒谢座以后,只在凳子坐了半个屁股,腰杆也挺的笔直。

“杜寒,你昨天带来的首级已经腌制好了,明天你押送首级前往宁远,速去速回!”

“那周通事呢?”

杜寒有些诧异,昨天还是他护送周通事去往宁远,今天就成了自己一个人去,不知道金启倧是怎么个打算。

“周通事已经去往松山,明天一早你就出发,听说你招了不少军户?”金启倧似乎不愿意太多说周通事的事情,他很快转移了话题。

“是这样通判,右百户所的很多军户都在右屯,虽然右百户所早就被建奴所占,但朝廷并未撤销右百户所,这些军户常年跟随卑职行走,一些流民也自愿加入,卑职感叹流民拳拳报国之心,也就收留了他们。”

杜寒说的冠冕堂皇,一副急朝廷之所急的凛然样子,“不过通判放心,杜寒知道分寸,手下军户还是百余户,不敢僭越半分。”

“你把这些流民收下也是好事,总比被建奴所用好得多,要是各地卫所都想你这样为朝廷着想,这些卫所又何至于糜烂成这样。”

金启倧岂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杜寒这种做法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当下也是勉励了一番。

想了一会儿,金启倧轻轻一叹:

“唉,辽东百姓流离失所,你们这些军户也一样颠沛流离,现在你的百户所连个实地都没有了,哪里还管那些规矩?多一些就多一些吧,反正都是朝廷的军户,留在你这多少还有些用处。”

见金启倧这么说,杜寒也是打蛇随棍:

“当卑职知道老奴有进犯右屯的打算以后,心里焦急似火,便想把这些军户赶紧训练起来,一旦建奴打过来,怎么也能帮通判一二。”

“你有心了,等你的功劳报去,一个千户应该没有问题,等你从宁远回来后,可以收拢一下周围的流民,把他们好好训练一下,说不定也是一支雄壮之师。”

“通判放心,卑职一定把这件事办好了,就是这些人衣不遮体,就像一群叫花子一样,哪有半点大明军将的样子,不知道通判能不能给卑职一些军服?”

金启倧一听,顿时有点犹豫了:

“这个么……”

他不想出血,不过金启倧不想出血也是有原因的。

从大明踏辽东这片土地开始,这个地方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在军政归辽东都司管辖,而民政却又归山东布政司管辖。

等到明末老奴作乱以后,本来情况就有些特殊的辽东在管理更加混乱了。

土旷人稀但不代表土旷无人,辽东还是有着不少民户的,按照明代规定这些民户并不属于军户,但是为了方便管理,明代又把这些不属于军籍的辽东民户交给了卫所管理。

不过虽然把辽东民户编入卫所,但是他们却不属于军籍,而是仍然属于民籍。

听去的确很奇葩,但明代就是这么管理的辽东百姓的,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寄籍民。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一旦到了要钱要物的时候,军户还好说,自然由辽东都司负责,可对这些寄籍民就要开始扯皮了。

辽东都司说这是寄籍于百户所的民户,有事你找山东布政司去,山东布政司说这是百户所管辖的寄籍民,已经是百户所的人了,你找辽东都司去。

这也是金启倧对杜寒扩大自己的百户所人口睁一眼闭一眼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人,他金启倧可管可不管,管不管都能解释的通。

在金启倧看来,这些人被杜寒正式编入百户所以后,那就和他山东布政司彻底没啥关系了,要吃要穿自然要由辽东都司来管,跟我要又算什么事。

“通判也是山东布政司右参议,按理说这些人也归通判管辖,通判一向以体恤百姓著称,要是能给他们提供些衣服,我想这些人必感通判之德,建奴一旦来攻,无人敢不誓死效命。”

见金启倧有点不愿意,杜寒给金启倧戴起了高帽子。

杜寒说的当然也没错,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人的确也是金启倧应该管起来的百姓,他拨出一些物资也是应该的。

啥事都多头管理的大明,就是这么奇葩。

(求收藏求鲜花谢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