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乐队计划和新段子(地球)
陈夜和小岳岳蹲在德字社员工宿舍向着太阳那面墙根上,晒着春日里暖融融的太阳。
德字社目前已经发迹,但又没那么发迹,主要是老郭个人的名声已经起来了,商业邀约很多,但德字社的徒子徒孙们,还没什么知名度。
因为没什么钱,所以员工宿舍目前只能安排在昌平,一间大院子里,平时住宿练功都在这,还备有一辆面包车,有演出的时候,面包车就塞下了满满登登的人,一车拉到小剧场。
别嫌挤,就这机会还得抢,现在德字社挣得都是演出费,没演出就一分钱都没有,有演出的,也分演出剧场不同,在湖广会馆能拿个几百,北展能拿上千,如果是茶馆小园子,就更少了。
所以大家都没啥动力,老郭一旦接活商演,便放了羊,练功全凭自主意识,陈夜当然没啥自主意识,小岳岳最近跟陈夜特别紧,便也跟着在这蹲着。
“哥,你又消失好几天,去哪了?”小岳岳拿个小本本,在提问。
“去找窦大仙了。”陈夜懒洋洋地说,他知道他要是不说,小岳岳能追着他屁股后面问一天,也知道小岳岳是替谁问的。
“窦大仙……是什么仙?我知道黄大仙。”小岳岳挠着后脑壳说。
“嘿~”陈夜乐了,“我说的窦大仙不是仙,是窦唯,中国摇滚的教父。”
“噢~窦唯我知道,哥你找他干啥?”小岳岳接着问。
“我想跟他组个乐队。”陈夜说,“我当主唱,他当贝司手。”
“能行不?”小岳岳说。
“不知道,我才跟他聊了三天。”陈夜说。
“聊三天了还不知道行不行?”小岳岳觉得不可思议。
“我聊了三天,他一个字没说。”陈夜说,“我回来歇歇喝点水阴阴嗓子,明天再去。”
小岳岳在小本本上记着,再抬头:“哥,那乐队有你们两个就够了么?”
“够是肯定不够的,虽然我能以一挡十,但窦大仙这状态估计能减个九,所以肯定还是缺人。”陈夜说。
“他都减九了你还找他?”小岳岳笑了,“哥,你看我行不?我觉得说相声不适合我,要不我和你组乐队吧。”
“你啊……你好好说相声吧,将来你肯定是个腕,还是大腕。”陈夜笑了。
“哥,你净逗我,那你的乐队不还缺人么,咋办?”小岳岳替陈夜担心。
“有目标了,先把窦大仙搞定,再搞定一个叫曾毅的当鼓手,和一个叫玲花的弹吉他,就差不多了。”陈夜说。
“哥你都有人选了,那我就算了吧……”小岳岳有点情绪低落。
“你愁啥呢?”陈夜问他。
“没人和我搭档,过两天师父回来要考试,我也不知道咋办。”小岳岳说。
“咱们搭档呗。”陈夜毫不在意地说。
小岳岳瞅着陈夜特别为难地说:“哥,我不是不想和你搭档,就是吧,考试是要有成绩的……”
“你还瞧不起我了?!”陈夜猛得站直了身体,瞪着眼睛质问小岳岳。
“哥、哥,你别生气,俺就是觉得吧,你一个段子也不会,咋弄咧?”小岳岳一急家乡话都憋出来了。
“段子这玩意不是随手就有,我想想啊。”陈夜开始原地踱步思考。
要说歌词,电影,他脑子里一大堆,但相声这玩意的确是少,因为后面几十年相声几乎被德字社垄断,大部分创新的源头都是老郭,老郭那时也不创新了,其在这几年推出的《我》字系列是相声巅峰也是老郭个人巅峰,之后就是缝缝补补过日子,所以,不能抄德字社的。
小岳岳一见陈夜开始思考,便悄咪咪的想溜,却被陈夜一把擒住后脖领子。
“哥……”小岳岳可怜兮兮的转头。
“有了。”陈夜说,“《满腹经纶》听说过么?”
“没。”
“就这个了。”
……
又过两天。
老郭和于大爷在宿舍院里排开了场面,“总教席”高风坐在一侧。
按照道理,所有徒弟都该归高风教导,但高风也忙着养家糊口,四处商演,所以大部分时间徒弟们才是放羊状态,这也是这些年里徒弟们名头不行的原因之一,毕竟严师才能出高徒,高徒才能起名声。
考试指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考考徒弟们进步如何,老郭对相声一直都是传统的“传帮带”那一套,就是必须有徒子徒孙的传承,所以哪怕是天南地北的四处接商演,这考试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进行的。
虽然德字社除了品行不端外,没逐出过弟子,考试考得再差,也不会被开除,但如果表现不好,就没有商演机会,只能每天混一口吃的,不少徒弟因此退出了,也是没法子的事,相声也是艺术,艺术就看天份。
刚才不少徒弟已经演过了。
老郭和于大爷评判着:
“张云磊柳活是有天赋的,但脸皮不够厚,只能逗不能捧,这是缺一门。”
“烧饼身上有那股劲,但基本功还不够踏实,你要是基本功不踏实,在台上开耍就犯膈应。”
“栾云评基本功扎实了,但个人风格不够明显。”
“曹云今和你师父太像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何云为不愧是大师兄,风格最稳。”
……
“还有谁没演?”于大爷把烟头怼进烟灰缸,那里已经快塞不下了,还好是在院子里,不然就是火灾现场。
“我。”小岳岳举手。
“你今天演个啥?”老郭问,对小岳岳,老郭心态比较随缘,因为这孩子还没开窍,强扭的瓜也不甜,说不定哪天就开窍了呢。
“我和夜哥写了新段子……”小岳岳还有点忐忑,拉着陈夜一起站到院子中央。
一听新段子,所有人都是来了精神。
对相声来说,写段子太难了,每个人都在写自己的段子,但出于文化程度有限——毕竟德字社被称为文化“有限”公司,所以目前大家的创作都是寂寞,老郭最近商演太忙,也没时间写。
忙这个东西,是一年比一年更甚的,以至于老郭的相声,后来成了互联网段子收集专家,也是源于此处,就像是大刘此刻在娘子关水电站上班摸鱼写《三体》,几年就写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幻世作,等《三体》蜚声世界后,他集名望财富于一身,不用摸鱼了,却更没时间写了。
上班的忙,不叫忙,因为可以避开世人的目光,等成名之后,所有人都把你当成世界中心时,你便是躲在深山老林,也绝不会得到创作的空闲。
所以一听小岳岳和陈夜创作了新段子,大家是抱着好玩加有趣的心思来欣赏的。
毕竟小岳岳瞧着就不太聪明,陈夜……陈夜算是老郭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也没指望他能在相声舞台上有什么表现,而且,一个才拜师没一个月的新人,能会啥相声。
然后,陈夜站到了桌子里面,小岳岳站在桌子外面。
也就意味着,小岳岳逗哏,陈夜捧哏。
这倒是有趣。
相声说“三分逗七分捧”,也不无道理,虽然出风头的都是逗哏,但就因为捧哏存在感不高,如果技术再不行,观众直接就瞧不见了,那这个搭档和这场表演就都是失败的,所以,陈夜敢捧,也真是新人无畏。
但无所谓嘛,也就是个尝试,在心怀讥讽的人眼中,更是个笑话罢了。
岳云朋先说:“老师,我们表演的这个节目叫《满腹经纶》,是夜哥写的。”
开始吧。老郭点头示意。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岳云朋。”
“我是陈云夜。”
两人开场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