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杨修坐看麾下大将纷纷起身,鳞甲齐齐作响,看向夏侯兰的目光如炬。

这个被任作军中典律官的将军,是杨修刻意交代的。

一个月的时光,大军成型,可以说夏侯兰功不可没。

徐庶直声发令,

“甘宁,牵招!

二位将军领本部军马共计四千,为左路军,出井陉关自西向东,沿太行一路攻山拔寨,向东汇合。

一路广派斥候,随时与大军传递消息,随时听命,不得有误!”

“是!”

甘宁牵招跨步领命归班,身雄音阔,杨修暗自点头。

“赵云,田豫!

二位将军各领麾下军马,计四千人,出蒲阴自东向西,一路攻山拔寨,向西汇合。

同样广派斥候,联络消息。”

“是!”

赵云田豫同样领命。

徐庶交待道,

“四位将军,随时通报消息,若遇张燕大部人马,不可轻动,可寻隐秘处待命。”

“黄忠,杨平,张郃,吕虔,于安民,夏侯兰,率领本部军马为中路大军,与我和公台直奔张燕大寨!

张郃,吕虔率部为先锋,多置旌旗,以壮军势!

公台可即刻用计,务必麻痹张燕,掩护左右两路军马行事!”

众将纷纷领命,杨修心中暗自惊讶,徐庶对众将能力的把握和运用,可谓无懈可击。

可徐庶毕竟新掌大军,如何对众将了如指掌,仔细一想,却是军职的原因。

黄忠,甘宁,赵云,张郃都是被自己任命的牙门将军,地位仅次于自己这个荡寇将军。

其余众将或为偏将,或为裨将。

而黄忠做过都尉,又最年长,被他用作镇军的大将。

可见徐庶这段时间以来,在了解众将这事上,是下了功夫的。

徐庶转头问道,

“主公可还有补充之处?”

思虑至此,又闻徐庶言,杨修抚掌笑道,

“如此布置,三军齐出,当无大碍。好,我便坐镇常山,等大家的捷报!

只一点,诸位务必谨记!

此次征战黑山,剿匪虽是目的,练兵,收民,俘军也是大事。

诸位务必视山匪为我大汉之民,不可妄加杀戮,违令者,斩!”

众将闻言虎躯大震,不曾想到杨修对山民如此看重,连忙口中称诺应答。

徐庶陈宫二人相视一眼,俱是心惊。

杨修一句话,便是宗旨,直接影响到后续用兵的方略,也暗叹杨修对待民众之宽容,堪称亘古未有。

连忙应道,“主公放心,我等知道怎么做了!

此次经略黑山,务求收军徙民而归!”

见二人已知自己心中意图,杨修更加满意,起身凝眸,左手按住桌上的荡寇将军大印,寒眉凛齿喝道。

“发兵!”

……

数日后,常山郡,元县。

杨修在府中处理完各县之事,问一旁的杨安道,

“杨安,司隶那边,暗卫可有消息传来?”

杨安附身回道,

“公子,暗卫传来家主亲信,暗卫也有消息佐证,董卓欲废帝,另立新君!”

对此,杨修丝毫不惊讶,却是深思起来。

暗忖要不要派暗卫营前去接杨彪和母亲袁氏过来时,拿过父亲手书细看起来。

杨修仔细阅看,却忽地大惊起身喝道,

“不好!”

杨安见状急忙问道,“公子,何事惊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