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福州将军新柱、给事中朝诠二人以及诸位大臣,早已等在堂中,待李侍尧一到,使者即刻宣读上谕:

“上谕著李永标解部发配宁古塔/著其家人悔过者发还原籍/著非悔过者发配伊犁/粤海关监督员缺著尤拔世补授/著李侍尧主理福建商人通洋案/著新柱补协办大臣/钦此”

宣读完毕,众人起身。

他们心内了然,皇上是真的生气了,从广东发配宁古塔,这是压根没想让李永标活着。

不过除了李侍尧等寥寥几人,其他人都面露疑惑之色,福建商人通洋?

李侍尧是用的总督直达的奏折,这些人自然不了解前因。

在与新柱寒暄几句客套话之后,李侍尧找到陈宏谋,也就是广东巡抚。

清廷为了加强他的权力,还让他兼任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是清朝的惯例,地方督抚加中央虚职。

虽然是虚的,但涉及到军事、监察方面的事,陈宏谋还是有发言权的。

“陈大人,近日海寇之事,可有听闻?”

“自然,听闻总督大人的爱将竟然折于贼寇之手,实在耸人听闻呐。”

“贼寇猖獗,使我痛失臂膀,为朝廷、为个人,都不能让这群贼寇继续逍遥法外了。”

“那,总督大人可有良策?”

“我想请陈大人与我联名上书,调福建水师入南海剿贼。”

福建水师是大清最强水师,尤其是在‘海霹雳’施琅率领下,攻陷台湾的时候。

据野史记录,基本上可以算是同时期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但是吧,这满清的操作总是出人意料,自那以后,水师战斗力直线下滑。

两代统治者都没有重振水师的想法,甚至觉得水师衰落,是削弱了施家的实力。真的是内斗满级。

至于广东水师提督,康熙七年就裁撤了。

如今广东水师指挥体系混乱不堪,总督、巡抚、总兵等等,但凡有兵权的都能插上话。别说剿匪了,不扯后腿就是谢天谢地了。

陈宏谋面露纠结,而后开口道:“这...会不会太大动干戈了。皇上怕是不会同意。”

跟李侍尧这种凭身份当官的不同,陈宏谋是真正考上的进士,而且是清朝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但是此人要人品有人品,要政绩有人品,要能力有人品,所以他猜不透李侍尧的用意。

李侍尧笑道:“此事费钱费粮,皇上自然不同意,但随后咱们再献上另一份方略,皇上他就会同意了。”

“敢问,是何计策?”

“以盗治盗!”

...............

另一边,在临时营地的帐篷里。

赵明赫正眉头紧锁,计算着:

“正兵月支饷银10两,伍长每月11两,班长每月15两,排长每月25两。连长每月给50两,补贴10两,团长每月给80两,补贴20两,副职无补贴。再加上每月的禄米......

船帮的盈利略有浮动,但琉璃产业的进账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半年我就要破产了。唉,一分钱难到英雄汉啊。”

购粮的钱还剩四十多万两,但赵明赫不打算挪用这笔钱。

除去供给台湾方面的,自己能动用的不过三十万石,必须继续购粮。

“粤海关,这里可以捞一笔。清廷的粮饷也可以节流。只要尤拔世上任,并对乾隆的恩宠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