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潜点头道:“当初就劝先帝应该南迁的,一路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哎,物是人非啊。”他是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的,当然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风生水起的时候,崇祯让他命高起潜监视宁、前各部队,但高起潜在前往的途中,弃关逃走。

当时的这段日子,高起潜想起来那还是大厦将倾的感觉,谁能想到成了如今的样子。

这顾泽明不是一般人。

要是朝廷要南迁,南京的这帮人的身价就会水涨船高,很有可能从政治上的失意者,一跃成为当红炸子鸡,那就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高起潜要就此情况往南京写一封信。

吴三桂现在还是门庭若市,谁都知道朝廷为了平衡,肯定会让他开府治事的,只要开府了,那权力就不会低,果然很快,顾泽明就让出了自己兵部尚书的身份,而吴三桂凭借兵部尚书的名头得以开府治事,于此同时,严助也凭借着兰台大夫的名头得以开府治事。

朱元璋说不允许后代出现丞相,就在今天被打破,谁都知道这三位的权力堪比古时的宰相,大明就在这三驾马车中得以运行。

谁会不快乐呢?

朱慈曦大概是不太快乐的,现在的皇权比较孱弱,甚至连崇祯皇帝时期的权威也比不上,每次看到朱元璋、朱棣大杀四方的场景,朱慈曦都好一番感慨。

“戴权,戴权。”朱慈曦喊道。

“老奴在。”戴权也全然没有昔日那些大太监的威风,他可是见过魏忠贤时期的威风的,那时还真是太监威风的时候,现在没有锦衣卫了,这帮大臣也不怕他们这些太监了,他们这些人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朱慈曦的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戴师傅,现在我要你帮我训练一批得力的小太监。”

戴权的眼睛一亮,这才是朱家的好儿孙,“是。”

他早就想除掉顾泽明了,以为自己有多大的功劳,就敢这样的大权独揽。

不得不说,大明的这些太监还是非常之忠君爱国的。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啊。”顾泽明如何不知道城里面的风波,现在的情况就这样好?

顾泽明可不相信,国家随时有倾覆的危险,现在就要卸磨杀驴,是否急了一点。

可惜顾泽明的问题只敢自己私下问一问,越是这样,他有点后悔了,还不如当初就黄袍加身了,何至于有现在的情况。

顾泽明对大明的这帮文人还是有数的,现在他们还是恬不知耻的状态。

不过顾泽明当初还是为了真个天下着想,至少长江流域地区,还是很认朱家的,这个时候还是用朱家这个名头好。 可是形式发展到现在,顾泽明发现,朝廷内部扯皮的趋向越来越大。

顾泽明还有那么多雄伟的蓝图要做,这样无休止的扯皮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他选择了开府,现在的局势发展成这样,顾泽明觉得不如做一个地方土皇帝,这样中央这块雷什么时候爆,自己也可以不用考虑了,也不用再背负这个顾贼的名头了。

既然这样想,顾泽明也就这样做,原本就颇有影响力的南迁之议,在顾泽明的推波助澜下,现在在北京城几乎是家喻户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