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臻将存粮拿出,以军士为队,在黄河沿途建立了营帐,收容饥民百姓。

不到三日,各处的百姓仿佛听闻了风声,全都往颖川赶来。

问题立刻就来了。

当关中之地的饥民百姓流亡而来的时候,第一个进入的不是许县。

而是颍阳。

颖川不大,却能容纳几十万,乃至百万人,饥民成群结队,拖家带口的逃难而来。

很快就到了荀氏所在。

荀氏为了百年声誉,不得不将家中存粮拿出来,救济灾民,一直到荀氏各长者都已经觉得心痛不已。

不光是他们,陈氏,韩氏,钟氏等多个大族,都是名流之族,如何能置身事外。

最重要的是,太守在行仁德之事,拿出了一万石粮食沿途救济饥民。

他们怎么敢不跟着,稍有不慎,就要背一个身败名裂,沽名钓誉的名声。

……

一月赈灾之后,陈氏家里已经消耗了一囤粮,现在陈纪打开被子,被子里全都是灾民的哭喊。

顿时陷入了恐惧之中。

士族不敢有半点迟疑,消耗粮食保住的不过是自己的清誉。

而许臻如此放粮,得到是却是民望。

这一年,直到快要到秋天的时候,许臻的颖川各地已经来了数万饥民。

安置又成了问题,秋天的时候必然也需要一波粮食安置,还需要有大量的人力铸造房屋。

是以,其实整个军营以夏侯恩为首,还在担心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钱。

直到,快要出夏天的这个时节。

典韦回来了。

带着大军从西路归来,得到了大量的黄金,布匹,珍宝,甚至还有士族之中家学典藏的书籍典策。

至于五铢钱,则是足足十二辆马车满载,当然许臻最想要的已经不是这个了。

五铢钱在被董卓改小之后,本来就不怎么值钱了,造成了通货。

现在慢慢回到了以物换物的规则。

不过,五铢钱还是有价值。

这满满的十二车,完全足够分发给百姓家中,每户一万,不成问题。

而至于自己的军令状,剩余的宝物足够了,实在不行还孙氏和糜氏筹措。

更别说还有一马车的黄金。

一马车,足足几千斤重的黄金,还是朝廷所铸造的工艺与数量。

真正的满载而归。

许臻不光没有因此而捉襟见肘,反倒是再赚了一笔。

现在,他在许县的各大乡里还养了千头猪,这些猪如果全部杀了分成肉,恐怕有超五十万斤肉。

这一次,赚麻了。

还有几万百姓都来到了许县,入籍而寻求居住,已经有官吏在安排兴建新的村落。

不光如此,人力一多,开采伐木就变得更快,一切都在朝着繁荣的方向发展。

于是,在这一日,许臻还是第一次来到了陈氏。

现在他倒是真的可以来陈氏的祖宅了,这个在颖川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大汉士族家族,这么多年出了非常多的名流之士。

属于对大汉做出多年贡献的家族。

虽然现在有点穷困。

因为救济饥民,导致他们花费了自己家中的屯粮,而且奴籍之人跑了不少到衙署来登籍,可以说是被许臻抢走。

所以今年的田土种植也不多,收成可能就不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