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出发的当夜。

霍去病和石头从长安启程出发。

霍文镜受命,临时充当这大宅子的当家主人,高兴的一晚没睡着。

据霍去病线人报告。

卫青此行一路直奔申南国。

路途遥远,骑行。

趁着夜色,更好赶路。

霍去病和石头一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

在这茫茫夜色中,奋蹄追赶。

连夜奔袭,人困马乏。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天边的阴云也已散去。

清晨的阳光明亮而透彻,万物为之惊喜,远处村庄的鸡已开始鸣叫。

东日的旭阳射出缕缕阳光,洒满世间万物,阳光正正好好,怡似红花遇彩阳。

霍去病和石头停在高高的山岗休憩。

石头挑了个有些嫩草的山凹,把马匹放在那里吃草。

霍去病点了个篝火,把随身携带的蟹壳黄放在火烤着。

饼的香气逐渐氤氲开来,石头闻着胃口大开。

吵着要开吃,霍去病拍掉他伸过去的手,说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自己呢,已经在口袋里摸摸索索着,偷偷把饼屑往嘴巴里填。

他们二人所处的山岗,是这片地方的最高处。

远处,是淹没在雾气里的零散农家。

农家的周边都是层层的梯田。

梯田里,一个牧童骑在牛背,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着。

听着悠扬的笛声,石头也不吵着吃饼了。

这笛声吹亮了牧童的怡然心境,吹浓郁了江南的水乡,更吹绿了牧笛悠扬的季节。

一个牧童,一根短笛,一只水牛,一棵老槐树,这怡然自得的场面刘彻怕是享受不到了。

霍去病一边听着笛声,一边啃着饼,还一边想着远在长安的刘彻。

追了一夜,他们主仆还没有追到卫青一行人。

只有一条主道,错是错不了。

要不就是他们二人太快了,要不就是卫青他们住店了。

反正,就是没有碰到面。

再往前面,半天的路程就可以到江陵县了。

石头提议,他们到江陵县去等卫青。

霍去病觉得有道理,可以先到江陵修整一下。

吃了蟹壳黄,喝了带来的清酒,人吃饱了,马匹也吃饱了,二人又整装好,骑马路。

江陵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时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

公元前206年~202年,南郡及江陵被楚柱国共敖父子控制,史称临江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命三员大将共击临江国,恢复南郡建制。

公元前155年~前148年,此处是汉景帝二子刘阈和废太子刘荣临江王的封地。

临江王刘荣死在长安中尉府后,恢复了南郡和江陵县建制。

不大不小的江陵,在这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洗礼。

不过,好在江陵现在归中央管辖,老百姓的生活还算不错。

骑马飞奔了约一柱香的时间。

来到了一片密林之中。

马也走的累了。

霍去病他们也不着急,让马慢慢的走。

在马,霍去病跟石头讲着南方的各类遗闻逸事。

石头听得开心。

但是讲到什么“春江水暖”,什么“接天莲叶”,石头就烦了。

“公子,此处可是经常有强盗出没,咱们能不能不讲这些诗情画意?”

霍去病不想理他,他的脑子里有太多的诗句蹦出,不说心里绷得慌,不爽快。

石头只能默默听着,不再说话。

二人继续闷头赶路。

突然。

路边一处隐蔽的乔木丛晃动了起来。

从乔木丛深处钻出了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

这男人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年纪,模样颇有几分清秀,穿着一身兽皮缝制的短衫。

脖子带了一个大金锁,在身,背着一个粗麻布缝制的小包袱,看样子鼓鼓囊囊的,似乎背了不少东西,手里还举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大刀。

那人站定。

“嘚,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那人又擦了一把鼻涕。

“通知一下,打劫!有钱的赶紧拿钱,没钱的赶紧借钱!”

石头下意识看了看兜儿,有钱。

霍去病斜着眼看着地站着的那个人。

莫不是他又穿越到其他世界了?

怎么老是能碰到这些怪事。

世界有这么蠢的江洋大盗吗?

一个人,一把刀,就想抢劫,做梦呢!

“小哥,我们没银子,个月家乡遭了水灾,我们来逃难的。”

石头坐在马,面带笑意和站着那人讲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