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进攻方的秦军都不急,作为防守方的楚军自然就更不急了。

众所周知,时间对于防守有利。

只要给楚军足够的时间,他们能把彭城变成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乌龟壳。

到时候,无论秦军的爪牙有多锋利,也别想攻破彭城。

只要他们能牢牢的控制住彭城,就能掌握北方战线的主动权。

只要彭城还没有失守,几十万秦军就不敢绕过彭城前进一步。

一个城,阻挡几十万人马,楚军怎么算都是赚的。

因此,他们日复一日的在加固城墙,也没有主动出击。

双方都觉得自己赚翻了。

他们十分默契的保持了一致:敌不动,我不动。

秦楚两国手牵手,谁先动手谁是狗。

于是乎,这个世界上最离奇的战场就出现了。

......

相对于北方战线的太平无事,其他两路战场就足以用惨烈来形容了。

英布,带领着三万人的先锋部队,从九江郡一路北上。

他的对手是楚军大将龙且和桓楚。

龙且是项羽手下最得力的将领,是楚国如今的第一战将。

他的特点是有一股拼劲,作战勇猛,不死不休。

项羽昔日征战的时候,龙且常常作为先锋大将。

现在,北方战线已经陷入了僵持。

项羽迫切希望其他其他两条战线能够取得突破,因此派了敢拼敢打的龙且来南方新线。

项羽给他的命令不是防守,而是破敌,不惜一切代价,消灭一切进犯之敌。

桓楚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他素和项羽友善,是楚军当中的“头脑担当”。

当初大军会稽郡守殷通和项梁密谋造反,就曾让项羽去联系桓楚。

龙且的战法是一柄双刃剑,即可能势如破竹大败秦军,有可能一败涂地,被秦军彻底消灭。

因此,项羽派了桓楚为裨将,辅佐龙且,相当于半个军师。

在必要的时候,他的稳重能够给龙且降降温,让他不至于因为冲动犯下错误。

这两个人还是比较搭的,他们两个的组合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

龙且的对手是是英布。

英布一直都是杨端和的先锋大将,以能打硬仗而闻名全军。

可以这么说,从南阳到九江,这一路都是他这个先锋大将给打下来的,杨端和不过是跟在后面负责接收罢了。

巧了,龙且也长时间担任先锋的角色,喜欢冲锋在前,斩将夺旗,这两个人属于同一个类型的选手。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针尖对麦芒。

南线的战争,是三条战线当中最为激烈的。

战争的尚方甚至都没有进行试探,就直接开启了决战模式。

一上来就是高潮。

战火之下,血肉纷飞,战场化为了修罗场。

生命在这一刻,仿佛就是花名册上不断跳动的一个个数字。

随着数字的不断减少,生命一个接着一个的消逝。

忙坏了前来收人的死神。

这一战,不是六国复辟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可确实强度最大的战役。

战役双方的主将都是各自国家的尖刀将领。

这一场战争,没有一丝的花里胡哨,完全就是两国最强的拳头的正面对撞。

如同两虎相遇,不死不休。

......

东线战场,彭越再度发挥了他的技能:游击。

他神出鬼没,犹如战场上的幽灵。

他的对手是楚军大将钟离昧和周殷。

这两个人深受项羽的信任,以作战灵活多变而着称。

他们不是那种冲锋在前的猛将,是喜欢搞点阴谋的谋将。

本来,他们两个人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息。

他们的军力占优,对手彭越名不见经传。

他们原本打算速战速决,快速解决东方的战争,好去支援其他战线。

但战争开打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天真。

他们面对的敌人,不是秦国最勇猛的,确实秦国最狡猾的。

明明他的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但他就是敢不断的分兵。

如今,到处都是彭越的军队,钟离昧和周殷根本找不到彭越的主力在哪里。

找不到敌人,怎么决战?

他们的拳头就像打在了棉花上。

一拳打出去,绵绵软软,根本不能伤害敌人。

反而敌人能够趁机咬他们一口。

现在,他们后方已经出现了秦军的踪影。

这些秦军十分的狡猾,他们不断的侵扰着楚军的补给线。

等待楚军赶来支援的时候,他们就想泥鳅一样,嗖的一声,消失不见。

说出来都没人敢信,楚军被兵力远少于自己的秦军包围了。

钟离昧和周殷十分的郁闷,这个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打仗的人啊。

彭越玩的风生水起,他们两个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现在他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和彭越决战,人家压根不和他们打。

想去掏彭越的老巢,这也不现实。

他们的兵力不多,打几次野战还行,绝对不足以支持他们深入东海郡,攻击防守严密的城池。

他们的后方和补给已经受到了彭越严重的威胁。

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退路就要被切断了。

该怎么办呢?

两个人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向后撤退,压缩兵力,进行防御。

彭越能够在他们后方到处乱蹿,就是因为他们后方的防守不足。

现在,他们主动的压缩了防守,在后方布置了足够的人马,彭越的运动空间就不存在了。

如果他们再敢乱窜的话,无疑是给他们送人头。

两个人洋洋得意,以为找到了破解彭越战法的方式。

他们想不到的是,彭越看到他们后撤之会,直接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运动。

秦军深入了楚国腹地,开始袭扰楚国南方战场的补给线。

当时,英布正和龙且进行着最终的决战。

龙且原本处于优势。

后来,随着杨端和大军的到来,龙且的优势不复存在。

再后来,彭越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楚军中,粮草出现了问题,军心开始涣散。

英布抓住机会,发动了数次猛攻,终于突破了楚国的南方战线。

龙且被迫后撤。

伴随着楚国南线战场和东线战场的失败,秦军开始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