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名家,反击是必然的。”

“只是我们要讲究策略方法,不能蛮干。”

“我决定派公孙云去咸阳找儒家博士淳于越,商量对策。”

公孙平知道扶苏是个难对付的主。

所以把自己的儿子,名家继承人公孙云派过去。

如若成功了,也能借此提高公孙云的威望。

“父亲放心,这次我定会联合淳于越,想办法遏制科举制的实施。”

“让扶苏小儿的计划彻底落空。”

公孙平的眼里浮现狠意。

“扶苏比起始皇帝可是狠厉多了,一出手便能够要我们的命。”

“但扶苏以为我们这些诸子百家就会坐以待毙?”

“真是可笑。”

公孙平提出的办法,稍微缓解了这些弟子焦躁的情绪。

一家私人宅子内。

汇聚了气急败坏的六国旧贵族。

“秦国到底是虎狼之国,整治起人来,那是狠辣无比。”

“如今他们不仅在一定程度沉重打击了我们,更是把诸子百家逼到了绝路。”

赵国王室后裔赵歇无比愤怒道。

“实行科举制,让贱民做官?真是可笑!”

“那些人身份本就低贱,就算是勉强把他们扶到官位,那也是烂泥扶不墙。”

齐国王族后裔田荣猖狂自大,自从次稷下学宫之后,他对扶苏的不满就达到了顶峰。

“扶苏此举真是虚伪,分明就是想借此提升自己在民众心目中,圣贤、仁义的形象。”

“不管扶苏究竟打得什么主意,但他此举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我们的利益,完全不利于日后造反的行为。”

李左车忧心忡忡。

他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后人,颇有心计。

和诸子百家愤怒无比形成巨大反差的是。

百姓在得知扶苏实施科举制,那是迸发了无限的热情。

“太子殿下圣明啊,一心为民。居然想出了这么好的措施。”

“以后我也能读书做官了吗?真是太好了,我还以为我这种人,只能一辈子在田地里劳作。”

“太子殿下大才,治国有方,我相信在此政策的影响下,日后秦国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太子殿下圣明,以后秦国有望了,我们也有希望过更好的生活了。”

科举举措,鼓励和激发了大家读书的积极性。

那些以前不屑于读书的百姓家的孩子,也迸发了读书的热情。

想方设法去学堂学习,去提高自己的见解。

一时间百姓们热情高涨,挤破了学堂。

各地原有的学堂一时间捉襟见肘,根本就不够用。

阿房宫。

闲暇之时,扶苏靠在隐几,看起来了《春秋左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