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退出了偏殿,并顺手带上了宫门。

而就在李奉向赵桓禀报太学院的情况时。

李纲也是回到了尚书省衙门。

赵鼎这个少宰刚好在尚书省衙门里等他。

看着李纲回来,赵鼎笑着问道。

“李大人,此番去太学院宣达陛下的旨意,可否顺利?”

“顺利倒也还算顺利!”

李纲和赵鼎也是老熟人了,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因此,他将太学院发生的事给赵鼎大致讲了一遍。

听完李纲的话后,赵鼎也是有些意外,眉头微微的皱了皱。

“这些太学生是不是读书读傻了?陈东等人的事情可是陛下亲自下过结论的,尽管朝中的诸位大臣对此处罚颇有微词,但也不会明着反对,

毕竟,这的确是陈东等人自己干了不该干的事,也是死有余辜,他们这些太学生难道还不知引以为戒?还敢一个劲的嚷嚷着要为陈东等人求情,还要联名上书?这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见赵鼎这么说,李纲也是微微的叹气。

“自从太上皇暂停科举考试,从天下的官宦世家中选取士子进入太学院以为国家后备之才后,这些太学生就真以为自己很是优秀,个个目中无人,眼高于顶,真是欠治理收拾!”

赵鼎苦笑道。

“只能说,这些太学生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没吃过科举考试的苦,一个个的自视清高,真应该让他们从最基层的科举考试开始,让他们好好的磨练磨练,让他们知道读书人的不易,

他们能轻易的进入太学院成为太学生,学习为官之道,是多么轻松的一件事,竟然还不知道珍惜,还是太年轻了!”

李纲和赵鼎两人,尽管也算是官宦世家。

但他们却是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走上来的。

奋斗了大半辈子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也算是吃过苦头的。

还是得到了如今天子的赏识。

如若不然,他们两人一辈子都爬不到宰执这个位置。

所以,他们对这些不知道珍惜大好机会的太学生,也很是惋惜。

“等着吧,以陛下的性子,重启科举考试应该是不远了,而且,一旦实行起军训制度,这些太学生才会知道什么叫自讨苦吃!”

与李纲聊了几句太学生的事情,李纲问赵鼎。

“对了,你来尚书省找我,可有事?”

赵鼎见李纲问起,神色一正。

“这马上就要到除夕了,新的一年就要开始,朝廷的事情也要多了,官员考核,俸禄发放,来年税收的调整等等,一系列的事要做,我们也得开始着手准备,说不准哪天陛下就会问起这些事,我们也得有应对之策才行!”

李纲一听赵鼎提的这些事,眼神也是凝重起来。

“过了除夕,便是陛下登基元年,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肯定会有着诸多变化,我等身为宰执,的确是要早做准备,如若不然,陛下问起相关事宜,我们无法回答,那可就是大罪!”

赵鼎建议道:

“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朝廷各部的主要官员召集起来,好好商量商量这些事,以早做准备!”

听了赵鼎的建议,李纲点头。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刚好,我今日也得进宫面圣,向陛下禀报太学院的事,到时,就可以就这些事情请示陛下,看陛下是否有新的旨意下达!”

李纲说完,便以太宰的身份吩咐门外的值勤小官,去传令朝廷各部的主要官员,来这尚书省议事。

与此同时。

正在枢密院处理公文的种师道,突然被一阵脚步声打断。

同知枢密院枢密使蒋文照,拿着一封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火急火燎的来到了种师道面前禀报道。

“种大人,边关急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