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战落下帷幕。

龙宫大殿沉入海底,消弭无踪。

白泽无可奈何。

就差一步。

他已经用五彩仙金把余幼薇砸得神识错乱,“真我”意识占据上风,显露出来。

可到底还是功亏一篑。

那白发剑客往岳麓书院走了一趟,祭拜尹先生。

旧地重游,白泽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他亲往岳麓书院拜访尹韬,却是没能见到他。尹先生给他留了一幅字条,托青天揽月楼花魁李师师交给他,写的便是一句卦辞。

山天大蓄。

山道首尾的两座牌坊,“大公无我”,“反求诸己”依旧,在明媚春光下熠熠生辉。

与院长交谈不提,临行前,院长亲自送白泽下山,说道:“真人,尹先生最后的那一卦,其实有一句卦辞,也适合你。”

“愿闻其详。”白泽说道。

“六三,观我生,进退。”院长说道,叹了口气,“凡世种种,有时候的确是清浊难分,是非难断。可说到底,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其他,便在于人能够克制天性中狷狂的那一部分。”

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白泽深吸一口气,缓缓吐息。

人生在世,进退之间,谁又能说可以做到“合适”呢?

“受教了。”白泽躬身行礼,说道:“大争之世,杀伐不可避免。圣人以‘仁’定纲,以‘礼’为道。如今纲常倾覆,还得仰仗先生‘悬壶济世’。”

院长淡笑道:“自古有‘杀身成仁’,亦有‘为仁杀身’。真人如今才是北境真正的希望,老朽在真人面前,也要让开一步啊。”

“先生谦虚。”白泽说道,“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院长合手而立,笑道。

那白发剑客回头望去,山门牌坊,“大公无我”四个大字端是正气凛然。

自北上绝境长城,在小先生陈守仁的指点下炼成文脉,拥有第一个本命字“雪”,成就神通“风雪夜归人”,白泽对儒家的“浩然正气”有了愈发深刻的感应。

当年陶弘景让他练的《浩然正气剑》也是。

浩然浩然。

院长看白泽的目光落在那牌坊上的大字上,说道:“真人觉得这字如何?”

“书法之道,在下哪里敢班门弄斧?”白泽说道,“莫非这字出自先生之手?”

“不。”院长微微一笑,说道:“是夫子亲笔。”

……

离开岳麓书院,睢阳城很快被抛诸身后。

如今北境七大国无一幸免,尽陷彻天杀局当中。也不知宋王驱逐儒剑,如今作何感想。

陈守仁,宋之问。

一个稷下学宫风头无两的“小先生”,一个岳麓书院百年不遇的天纵奇才,雅号“儒剑”。

昔年这两位的交锋,可谓是牵扯了北境诸多大人物的视线。

可往事随风,如今陈守仁远在绝境长城,宋之问不知所踪,当年的一切,也早已被世人逐渐遗忘。

……

北境南地,流霞洞天。

白泽以“截江”的名号拜山,传信的山门弟子前往落霞峰知会卢凝仙子,等了片刻,卢凝仙子亲至山门迎接。

那一身绛红色裙装的女子甫至山门,瞧见白泽的模样,愣了一瞬,迟疑道:“截江道友?”

“正是在下。”白泽笑道,“卢仙子,别来无恙。”

“你怎么这副模样了?”卢凝仙子还是游移不定。

“昔年一别,我和玄道长往北地绝境长城走了一趟。”白泽看她还是怀疑,说道:“经历了些许事情。”

“玄九尘?”卢凝仙子蹙眉道,“真人和他很要好吗?”

葬爱道人的名讳,在这北境南地可谓是“臭名昭著”。

“君子之交罢了。”白泽说道,“仙子若还是怀疑,带我去见一见你那徒弟彩云便是。”

卢凝仙子面色微红,说道:“如此也好。倒不知真人的真容,究竟是何面貌了。”

当年白泽南游,是以易容术法改换了面目的。而随着金丹被掏,他转修《太虚古经》,一身气息也随之发生改变,卢凝没能认出他来,实属正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