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凉爽,随处可见晾晒的粮食。

最苦最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村民们也可以喘口气。

一座座粮仓拔地而起。

随着粮食入库,又得准备耕种的事情。

这时候,耕牛又成了重要物资。

种地这种事,村民们比刘冰懂得多。

毕竟他常年在外打工,也就小时候跟着做农活,长大后也就偶尔帮一下忙。

民生交给专业的人,他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巨大的沙盘上插着各种小旗,上面写着小旗代表的势力。

这还只是中原地区的沙盘,再远的地方已经探查不到。

仅仅靠着斥候,能有这么多信息已经是极限了。

宋江也已经在培养探子,好分散出去。

目光转回沙盘,只见代表着他们的红旗被包围在中间。

唐宋元明清、分散在他们的四面八方。

这些势力唐朝太远,宋清战力最弱。

元明实力尚可,却只有不到十万人马、现时期正在紧急扩军。

不过招募情况不太乐观。

毕竟现在粮食不缺,能够吃饱穿暖谁还愿意去打仗啊。

如果强行拉壮丁,到时候上了战场也没有战力。

说不定一有情况就缴械投降了,反正都是被强迫的、也没有什么归属感。

都是些流民,对他们来说、一个个的现在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

地里的粮食多的吃不完,城里随处还可以找寻到没吃过的吃食。

他们现在更愿意去种地,而不是参军打仗。

“知不知道他们的将领是谁?”

这些人看起来声势浩大,他们像是被团团包围了。

然而这些人都是些孤军,远远比不上他们。

也就看起来声势浩大挺吓人,其实却是谁也不敢率先招惹刘冰。

想要打败他们,各个击破就行了。

即便是连和在一起,也不过是多付出些代价罢了。

刘冰更想做的是活捉这些将领,收编那些人马。

不过想要策反他们并不容易,如果轻易转投刘冰、他们的名声也就臭了。

那么做,已经相当于叛国了。

除非生前被杀或者有冤屈什么的,还能说得过去。

清兵:福尔康。

简介: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起事、廓尔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

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讨入侵者,这对边疆的安定有很大贡献。

福尔安不仅善于作战,常能扭转危局,转败为胜,而且每于战后都能妥为办理善后事宜。(传闻是乾隆的私生子)。

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

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

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

永乐年间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年间又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唐:…

宋:…

接过来他们递上来的纸张,所有信息都在上面。

看完信息刘冰就觉得自己想的有点乐观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