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目前看来,自己是打消了爹娘把两个姐姐嫁给那两个人渣的打算,但是姚五红深知,两个姐姐今年也十八了,就是这次说亲不成,过些时日爹娘也还会找着人家把她们给嫁出去。

而且她大姐长得漂亮,求亲的人家不会少,若是她爹娘只看彩礼,就算她帮着避过这次的坑,也未必能避得过以后的坑。

以后大姐的结婚对象,她总要像现在这样,提前帮着打听清楚。

姚五红和爹妈感情不好,但是和大姐还是很亲近的,小时候她虽说是让爷奶照顾,但白日里爷奶下地种田,她不是跟着大姐就是跟着大伯家的大哥二哥。

姚五红和姚三娃赵玉翠也没什么继续要说的。

她出了门,直接进了爷奶的屋子。

他们家现在没分家,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家里院子也大,足足有八间房。

姚五红爷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早嫁出去了。

三个儿子每家两间房,老两口住一间房,最后一间是给长孙也就是姚五红大堂哥的。

姚五红大伯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堂哥有单独的房子,大堂姐也订了婚,等今年地里的活儿忙完了,秋收之后就会嫁出去。那个时候正好大伯家有空出的房子给二堂哥结婚用。

二伯家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间房也足够住。

不过因着房子虽是八间,实际正房是四间,两面的偏房各两间。

各家大人都是住正房的,偏房是孩子住。

从自家爹妈的屋子里出来,姚五红就回了爷奶的屋子。

现在正是晌午,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今儿轮到姚五红二伯母做饭。

进了门,姚五红爷奶正坐在炕上吃饭,见她回来,问她:“怎么,又和你爹娘生气了?五红,不是奶说你,你年纪也不小了,不要总和你爹娘对着干,不然对你的名声不好。”

家里的饭碗是有数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碗,而是一共只有八只碗。

每家大人先吃,等大人吃完孩子再吃,像姚五红,她小时候都是等爷奶吃完,或者是奶奶边吃边喂她。

后来她念了初中,大堂哥考上县里的厂子,当了学徒工,单位发了新的饭盒票,就把当初他读书时买的饭盒给姚五红用,姚五红这才算有了自己的碗。

她回家上学饭盒总是随身带着的,现在她的饭盒里已经乘好了饭,玉米糊糊煮红薯。

姚五红坐在炕上,她小妹七红正窝在奶奶身边吃饭,边吃还边笑盈盈的瞧着她。

看着自己妹妹这小模样,姚五红心里也高兴。

她妹妹七红今年也十岁了,到了懂事的年纪了,姚五红也就不刻意瞒着她,而是直接和爷奶说:“我也不愿意和我爹娘生气,实在是我爹娘他们太不靠谱了。”

然后姚五红就把事儿说了。

她奶一听也生气的筷子一放,说:“你这个爹娘啊,我只听他们说准备给大红二红相看。说实在的,相比起你们剩下的,他们对大红二红也不赖。就是你大伯母对待一彤,二伯母对待一丹,二丹,也没比你爹娘对大红二红好许多。我还想着他们当亲爹妈的不会害两个闺女呢。不过我本也打算出去打听打听那两户人家是个什么样的。不想你消息灵通,竟都是这么不靠谱的。”

姚五红她爷也气的直说要去打姚三娃这个儿子。

姚五红也心下叹气,就像她奶说的,平素里她爹娘对她大姐二姐也不比大伯二伯家的闺女差。

毕竟他们家没儿子,像大伯家的大姐还好些,她是老小,前头有大哥二哥,大哥二哥也不是什么混账人,尤其大哥还出息的很。

在这情况下,大伯,大伯母虽说对一彤姐比不得对大哥二哥好,那也是亲的。

像二伯家的闺女就不好说了,二伯家也是连着生了两个闺女,然后才终于得了儿子。

二伯家这个堂弟被娇惯的很不像样。

若是说起来,她大姐二姐平素过的还真比二伯家的一丹姐,二丹姐要好,毕竟她的两个姐姐可没有一个每天闹腾的魔王弟弟。

姚五红也不想在爷奶面前多说自家爹娘什么不好,就说:“没事了爷奶,现在我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我大姐二姐也都知道那不是什么好人家了,你们放心就好。”

说着她边吃饭又问了问七红的成绩如何。

七红现在在公社的小学读书,七红和姚五红不一样,姚五红是小时候被爹娘扔给她爷奶,自小在他们跟前长大。

小时候白天总是跟着大姐或者大伯家的两个哥哥。

后来大伯家的两个哥哥先后去念了小学,姚五红也闹着要去,她爷奶便说既然大房两个儿子去念书了,花的是公中的钱,那如果大房准备送女儿也去念小学,每家就能去三个娃念书,要是不愿意送闺女去,那就每家两个娃去。

至于初中,考得上家里就供,考不上就不用继续念了。

大伯,大伯母对自己唯一的小闺女还是亲的,小学学费也不贵,花的家里的钱,又不是花私房,于是也送大堂姐去念书了。

二伯家也是三个孩子,也都去上了小学。

到了姚五红她们家,大姐二姐还有姚五红也都上了学。

三个名额也算是用了,七红本是不该去念书的,不过姚五红上了初中,给市里的报纸投了几次稿,虽没有挣得什么大钱,但是七红念小学的钱她还是挣出来了,也就送七红去念了小学。

既然七红念书的学费姚五红这个姐姐出了,她又是个小姑娘家家的,每日吃饭也吃不了多少,所以大伯二伯一家也没什么意见。

吃了饭,姚五红把碗筷收拾了,把饭盒洗干净了,揣到包里,然后拿着包就往后山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