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把头垂得更低了些,以站在队列外的那几个为甚。

“怎么,还要朕请你们说?吴爱卿?”

左侧次位的文官闻言出列,双手执笏,笑起来一脸褶子,“陛下,老臣以为,郑国既然有交好之意,我们若得理不饶人未免有失风度,赴宴且罢,这礼,还是该送的。”

话音刚落,右侧一员武将气势汹汹,“放屁,我们风国不找他们麻烦还不算大度?还要去送礼?”

“李将军此言差矣,”本来就站在中间的文官说,“郑皇大婚,广邀各国前去观礼。我们风国礼仪之邦,岂能失礼于人,平白落人口实?”

“谁不知道他要立的皇后是···”李将军气的直瞪眼,“还巴巴的凑上去,要不要脸?”

“陛下,李将军出言鄙薄,殿前失仪,请陛下治罪。”

“陛下,老夫一介粗人不会说好听话,但要是真就这些“高雅之人”说的办,那才是将安王,将陛下,将我风国的颜面放在地上踩!”

皇帝在他们争论之时不发一语,冷眼旁观,此时点了点头。

“吴爱卿,你说呢?”

吴尚书老神在在,“陛下心中想必自有决断,岂容老臣多言。”

说着转头朝右,“不过老臣以为,若是安王殿下尚在望都,想必也会重我风国之利,轻个人一时荣辱。”

“且,老臣想问问李将军,怎么安王殿下失了颜面,就是陛下,是风国也失了颜面?难道安王还能代表整个风国吗?”

这话说的诛心,就是李将军一向嚣张惯了,一时也不敢随便应和。

“陛下,老臣···”

他话未说完,皇帝抬手一压,“李爱卿不必说了,往后慎言便是。”

他神色淡淡,叫人琢磨不清真实情绪,上位不过数月,已是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罢了,既然诸卿也商量不出什么,这事朕自有决断。退朝吧。”

他从皇座上起身,身量修长,更显威压。

底下的人纷纷低头,随着小太监的一声“退朝”齐齐下跪恭送。

皇帝走后,李将军一甩袖子,昂首阔步,面色不善的离去。

吴尚书倒是对着面面相觑的众人一笑,“各位大人,都别站着了,走吧!”

尚未踏出太和殿,一个小太监小跑着过来,“吴大人留步,陛下宣您御书房见驾。”

吴尚书呵呵笑着,“那各位,老夫就……”

众人忙摆手,“尚书大人请。”

“好,好,老夫先行一步。”

看着他跟着小太监离去,部分人暗暗交换了眼神。

看来这风国的天啊,马上要变了!

……

吴尚书进御书房时,风昱已经换了常服,持着朱砂笔批阅奏折。

新帝勤勉,他一向是知道的,但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想建立一番功业,就越是受不了有人压在自己头上,哪怕是亲哥哥又如何?

吴尚书瞥了一眼,弓着腰走到案前跪下,“老臣拜见陛下。”

风昱眉眼不动,“起吧。”

人老了动作难免有些迟钝,他还没站直,听见风昱问,“吴尚书知道朕为什么叫你来吗?”

吴尚书俯身一拜,“老臣不知。”

风昱轻笑,“不知?”

没有皇帝喜欢能随便猜出自己心思的臣子,但什么都猜不到就是无能。

吴尚书暗暗警醒,“老臣斗胆,是否与安王殿下有关?”

“不错。五皇兄至今下落不明,朕甚是担忧。”

“陛下手足情深。”

风昱道,“李爱卿早年就在皇兄帐下效力,难免有所偏颇,想来没有异心。”

“老臣也相信李将军的忠心,今日不过因着他言词不当,方才出言提醒,绝无他意。”

风昱放下笔,“你知道就好。”

“那…郑国那边?”

吴尚书小心试探。

风昱似笑非笑,“朕再想想,毕竟郑国皇后曾是皇兄未婚妻。”

“是。”

“好了,朕叫你来,主要还是想要你出面约束一下,朝中武将多是跟随皇兄多年,立下赫赫战功,难免心气高,你们让着他们点,别闹出事来叫朕难做。”

“陛下,老臣认为各位将军虽然立下过汗马功劳,到底一朝天子一朝臣,行事还是应当有些分寸,也免得陛下为难。”他顿了一下,“不过既然陛下这么说了,老臣也会劝劝大夫们。”

“这就好,”风昱身体微微前倾,“如今风国百废待兴,朕对爱卿寄予厚望,爱卿不要叫朕失望才好。”

吴尚书脸上一凛,“承蒙陛下信任,老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风昱点头,“好,你先退下吧。”

“老臣告退。”

御书房的门开了又关,风昱纹丝不动。

“先生什么时候离开?”

帘子掀开,内室出来一个布衣长袍,头戴儒巾的中年,走到风昱案前,拱手作揖。

他神色称不上多恭敬,风昱却像是习以为常。

“今日便走。”

风昱挑眉,“这么着急?”

“朝野皆知殿下外出游历,访寻名医,草民留在望都也无用了,倒不如一并去了嘉城。”

“先生不通武艺,还能去找人不成,”风昱抬眼直视他,目光如炬,“这里才是先生用武之地。”

张先生摇头。

风昱叹气,“那先生一路保重。”

“陛下保重。”

人走后,风昱仰头靠在椅背上,年轻的皇帝双目微合,扯了扯嘴角,轻声吐出两个字。

“蠢货…”

片刻后,风昱眼中突然厉光一闪,“舅舅,这下可满意了?”

听不出情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