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道:“用来拌面的这个我们叫臊子,把臊子做好的同时,面也做好,及时的把臊子浇上去,这么做没什么不对。”
足利健次郎被杨松夸了,又摆出种矜持的骄傲和得意:“带肉的臊子,关火的那个瞬间是最香的,等它凉了,香味就会打折扣,多耽搁一分,就会多一分的腥味,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分析的很对,只是你说得这些不适合今天,你也忘记了我们今天做得是炸酱面。”
“你什么意思?我说得是捞面的基本守则。”
足利健次郎又把他招牌的不屑摆出来了。
杨松也不给他留颜面了:“你根本不懂炸酱面的本质,这个面最适合吃得季节是夏季,夏天是炎热的,奈何吃面的人想吃面,又怕热,为什么还要做这个面?”
足利健次郎:“坐空调房里吃不就行了?现在的饭馆都有空调,要不然就晚上吃,晚上凉快。”
“你真的是不懂炸酱面存在的意义,炸酱面被发明出来时,根本没有空调。”杨松道。
“我不懂?我做炸酱面二十多年了!怕热就不要吃面,吃面就不要怕热,小麦做成的面粉,唯有高温才能成就真香!”
这货又在掉书袋。
什么厨师啊,硬是把面做成了考试。
杨松道:“我把面条煮好之后,过了遍凉白开,然后才码菜浇酱料。”
“你没给评委拌面!”
“吃炸酱面,除了小孩子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外,能自己拌就自己拌,这个动作,会让吃饭的人打开心情,更愉快的吃面。”
在华夏,几乎所有的饭店做炸酱面,都会把搅拌的动作留给顾客。
甚至还有店家,会单独装酱料和黄瓜丝、白菜丝等。
想吃什么,吃多少,都自己决定。
炸酱面吃得是一个痛苦和畅快。
拌面的人一个个都很欢快。
杨松道:“沸腾的水煮面,把小麦香刺激出来,最滚烫的时候,用凉白开刺激,面条会更加劲道,浇上炸酱搅拌。”
“面条不会黏,会很爽口,一热一温,酱料会和面条更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足利健次郎自然而然的接住了。
杨松又道:“这个时候再放进去黄瓜丝。”
“黄瓜丝不会被烫熟,保持爽脆的口感,这才是炸酱面的完美组合。”足利健次郎都学会抢答了。
杨松揭晓答案:“我做得圆面比你的粗了一圈儿,所以我又赢了。”
足利健次郎:……
“为什么?你又知道?”
三个评委那个头点的啊,跟捣蒜似的。
“他说得对。”
“你就是输了。”
“杨大厨赢得毫无悬念。”
足利健次郎:“明明我的食材比你的要……”
他说不出来了,刚想再挖一大勺炸酱吃,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把炸酱吃完了。
“再来六百块的!”足利健次郎主动拿出卡,真是越来越守规矩。
杨松又给他挖了一大勺:“省着点吃,每天不能吃那么多酱。”
足利健次郎吃了,留下两行泪,手指颤巍巍的指着杨松:“你,你的食材好像比我的要好!”
杨松:“自信点,把好像去掉,就是比你的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