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黎送走一波太医,起身带着青越上了街。
她举目望去,看到整洁不少的屋舍街道。
不远处有施粥点,空气里隐隐约约带了粳米的香甜。
郑阅远远看到她便小跑过来,额头上带着汗珠,他来不及擦就跪倒在她面前:“殿下。”
宋黎收回自己看向粥棚的视线:“起罢。”
郑阅却没起来,他支支吾吾似乎是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
宋黎却已大致明白了。
“粳米又不够了么?”
郑阅声音惶恐:“殿下,下官当真没有贪污,只是今年连月大旱又忽逢骤雨,粮食颗粒无收。这,这供给一县的百姓,耗费实在是巨大。”
宋黎垂眸:“你先起来罢!”
“粮草的事儿本宫会去征调,你今下午去找丞相说明情况,让他带人去动员城中富贾商户捐献米粮。”
“作为回报,就允其后人可参与官员推举。”
郑阅愣住,片刻后回过神来:“这法子当真可行。”
“多谢殿下。”
“你自去忙罢!”
宋黎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由得出神。
所以她初进浚县那日看到落了灰的锅碗炊具,并不是被人贪墨了粮草,实在是,难以供给浚县这庞大的人口数量。
郑阅,这个人做官再难进一步了。
这郑阅只是庸才罢了,并没有做什么不法之事,也并无贪墨粮草。
只是他资质实在平庸,他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一场浩劫,所以干脆就闭门不出,不看不问。
这样的人,若是无事也许可做一个小官,无功无过,却也难以升迁。
但在这个时候,便显得有些不足了。
至于商人捐献粮草,宋黎做过商女,执掌过许家家业,也与其他商贾有过往来,她最是清楚商贾的富有,也明白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浚县如今这幅模样,可也一定有商贾藏私未露家财,若要让他们凭着这一点儿家产换取一个子孙可为官的机会,他们也是乐意的。
宋黎沉沉想着,便一时没有看路,直到她听到青越的清呼:“殿下小心。”
宋黎应声抬头,看到前面不远处的地方喧闹,似是有争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