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刚落,腾川建次“刷”地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苏映安:“你觉得谁做的更好吃?”

“李光霁。”苏映安说。

李胜利脸上闪过一抹得意:“我孙子就是厉害。”

腾川次郎有些失落:“为什么?”

“因为文化认同,因为饮食习惯。”苏映安轻声说,这话让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苏映安笑着解释:“因为我从小生活在中国,吃的的华夏美食,学的是华夏文化。李光霁的豆腐丸子我光看着,脑袋里都会想起很多和豆腐相关的菜肴。”

她顿了顿说:“而且他用的每一样调料,都是我从小吃到大的。我吃起来会觉得,原来这些东西还能这样做,原来这些东西这样搭配会让人如此惊艳……”

食物和生活息息相关,它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但人们的记忆又何尝不是承载着它?

人潜意识里对自己习惯和熟悉的东西,更亲呢。所以她吃李光霁做的豆腐丸子,身心愉悦。

而腾川次郎做的慢烤牛舌,在她吃起来,就是一道尝新菜。

虽然好吃,但不会想经常吃。

而且和餐的美,是精致是优雅的,对她来说感觉有点矜持和疏离,就像对片儿国人的印象一样。会欣赏,但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喜欢和向往。

苏映安的话让李胜利和腾川建次两个老人都沉默下来,是啊,苏映安说的对。

人的记忆承载着美食,所以李胜利才会对鲁地念念不忘,那是他的根啊。

当年被本家的人赶出鲁地,他心有不甘,却由不得在那种情况像现实低头。

其实李胜利和腾川建次很像,两人都是心有不甘的被人赶出了故乡,腾川建次之于华夏的怀念和向往,和李胜利之于鲁地的怀念和向往是一模一样的!

想到这里,两个老人神色复杂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释怀。

李光霁一脸沉思的站在旁边,他对鲁地其实没印象。因为他在京城出生,对鲁地的记忆,都和学厨有关。

以及每次学会一道菜,都会从那道菜中获得一点鲁地的相关知识。

那个陌生的地方,在他学厨生涯,渐渐的因为厨艺而丰满,也在他心中辟出了一片天地。

他向往却不能靠近,只能心有不甘的背负着父辈的承诺,心有不甘的呆在这家小小的粥店里。

李光霁在心里叹了口气,和苏映安越相处,就越发现,她年纪轻轻能在厨艺造诣上达到这个高度,是她的悟性,是她的洒脱,这可能就是天才的独特。

这么想着想着,有点嫉妒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一个人急冲冲的从外面冲了进来:“李大厨,我们可以试吃了不?”

他们太馋了,馋的受不了,都快吃人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