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陶然臆馆之所以了得,正如应慕云所见,不仅是因为有大量纯正的臆馆杂耍者跟随其中,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海族“撑腰”,所以很多无法上演的戏目他们都可以做到,因为他们真的有“龙”、有“鱼”,可以真实化形,简单的吞云吐雾根本不在话下,其他臆馆因此望尘莫及。他们这个班子的成立,还要说回到陶冉老板。在陶冉老板还不是醉陶然班主的时候,他只是南泫蛟龙一族里头一个特别会做生意的年轻人。从小由母亲带大,虽然相貌不错,只可惜生了一副驼背。
迦南源上蛟龙一族,龙形爪四,却无能力呼风唤雨,只有普通灵法可以自保,据传是因为放弃了渡劫化龙的机会,换取了化人的契机。它们性情低调,与源上生灵保持着世代平和,定居于四方海底,不同小部族的蛟龙在各自海域繁衍生息,偶尔化为人形踏上海岸与人互市交易。
陶冉的娘亲告诉他,他刚出生时因难产而折了骨头,她去求了族里长老赐药,才堪堪护住了陶冉的性命,但难免对身体有损。所以他化了人形之后,便是驼着背的了。
打小陶冉便不爱和蛟龙同族玩在一起,他总是悄悄游出南泫化成人形混入渔村,拿了渔村里见不到的贝壳当珍宝钱币换物件、绑上石头再拖回海底,放自己巢里当家具,或是用珊瑚海星换来蛟龙族少食用的腌菜果实一饱口福。渔民们淳朴,都叫他“小驼背”,他知道没有恶意,从来不在意。这么一来一去,陶冉开始像一个小老板了。等他和渔民混成一片之后,就开始摸索怎么去临近的村镇和他们打交道。为了回报南泫边渔村的渔民,他帮着把咸鱼腌菜运到村镇里叫卖,还和村镇的小贩讨价还价,很快就帮渔民们置办到了不少家用补贴。
几年后,小驼背成了南泫岸边渔村里远近闻名的顶呱脑子——陶老板。那时陶冉意气风发,嗑着赚来的银锭子逍遥地躺在海底,用尾巴绕起银锭子打沙漂玩,那般春风得意,引来无数海族侧目纷纷。
但是不知哪一年,陶冉却忽然得罪了自家族人。听说,他屡次对南泫中垂死的人施以援手,这本不是过错,问题就出在那些人都是来自虚塔的。
千万年来,虚塔有过忽然开放在海底的时候。蛟龙一族一直敬而远之,四水神谕:非迦南源人不得干涉虚塔之事。海族知道,即使那些人刚出虚塔就会被淹死,那也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则。
偏偏陶冉不信这个邪。
那十几年间,虚塔相继在海底和南泫旁的蛊谷开放,导致南泫瀑布断崖下一片死尸残骸漂浮,鱼群蜂拥而至夺食人肉,血腥味弥漫月余难散。陶冉不顾母亲的警告反对,毅然在鲨群嘴下捞出了奄奄一息的臆岛人救上岸。
鲨群愤于到嘴的吃食落空,闹到蛟龙族长处要说法。于是陶冉被禁足在南泫海底,再不许上岸。
在等后罚期间,陶冉知道他作为一个小驼背,在族中一直并未被重视过,为了不连累家人,他想了很久,终于在某一天和母亲坦白,下了决心告别南泫离去。
陶冉上了岸就先去给获救的臆岛人送药,臆岛人无家可归、对陶冉又无以为报,从此一拍即合,决定跟着陶冉一起到源上闯荡。
一无所有的陶冉带着一无所有的臆岛人,从南泫渔村一步步走出去,从步履维艰到渐得温饱,互相扶持和信任之后,他充分发挥了臆岛人骨骼惊奇的特长,不消几年就置办出了醉陶然臆馆,从当街卖艺到搭起第一个小戏台子,从小戏台子到赚到银钱买到好马车,他们的演出渐渐打响了名号,自此,“陶冉老板”的名字渐渐有了分量。
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醉陶然臆馆果然越做越好,逐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扩充了上百号人。平日里最重要的场子演出就由陶冉老板亲子领班走场,其他的分场就安排得力的手下编排打理。他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地方,上百人总是浩浩荡荡扛了东西挤上马车,不论时节,马不停蹄辗转于迦南源上,寻场子、卖吆喝、讨生活,乐在其中。
陶冉老板亲自带领的班子,着实是整个醉陶然的招牌,除了有臆岛人,还不乏从家里偷溜出来投奔陶冉老板的海族。那些想见见世面的小蛟龙、小鱼精,或是路过山头收留下的落魄小魅精怪,他们的“独一无二”让臆馆如虎添翼。同时,也要越来越多慕名投奔而来的臆岛人、华州人,只要有一技傍身、不怕吃苦,大多都是可以在这颠沛中寻到一口温饱、睡得一个好觉的。
若有人想走,陶冉老板也会联络门路,把介绍到其他地方营生,有些已经不能做这行的人,他就会好好安顿他们到适合的小村镇里落地生根、安稳余生。
这般漂泊的醉陶然已然是一个家,陶冉老板古道热肠,跟着他几年卖艺,世缘视他如父如长,她终于决定求助陶冉老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