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的“军政府”第一次和平权力交接,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显得相当平稳和特殊。一旦这个规矩立了下来,将来做事便有了成例。

此番洪永周从雅加达归来的留学生那里知晓此事后,自然是立刻上报道光。虽然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变法,不断摸索和进化,朝鲜也算是有些成效,但终究国小民弱,且大多数时间是闭门造车,并没有全面的开国和西方交流。

怀有国际视野的洪景来死后,李禧著等人所秉持的是洪景来当年订下的各项政策和计划。他们并不是穿越者,没有“精神病”一般超前世人一步两步的大能力,需要摸索,会走错路,第一次工业葛明跌跌撞撞,走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速。

但是总归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对外交流也日益扩大,甚至有了能够环游世界的人,远航去往欧洲的人也不再是凤毛麟角。

荷兰的沙俄的使团先后来到朝鲜,一个获得了在东莱富山浦贸易的许可,一个获得了在仁川贸易的许可。李禧著甚至允许他们在汉阳四方馆内居留常驻,成为了实际上的外交使团。第一任驻朝的沙俄大使自然是舍科夫,至于荷兰兼领朝鲜和日本两国贸易的商业代表,则是当年送了洪景来一艘军舰模型的斯波德。

1832年和1836年,英国和法国的贸易商船先后前往仁川扣关,请求和朝鲜建立外交关系,并派遣外交使者。

当时正值李禧著和洪永周开始权力交接的当口,李禧著认为反正外国都一样,既然已经有了沙俄和荷兰,和英国法国的交流仅限于贸易即可,没必要让洋人充斥于汉阳街巷。人年纪大了,多少会失去一些进取心的嘛。

到是洪永周在一众已经开始转身为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两班的支持下,表示应当更加放开国门,加大交流。此议最终是洪永周的议案得到了认可,一众势道政治内的新贵都表示加强对外贸易和交流,可以更快的提升朝鲜的国力。

因为在此事上的出色表现,最终也坚定了李禧著交权的决心,随即李禧著就改任知中枢府事,而将户曹判书、兵曹判书以及吏曹判书三大要职全部交出。洪永周身兼兵、户两判,担任实际上的朝鲜执政,继续推动朝鲜的发展。

1840年后第一次中英战争,中方几乎在战争和外交上双双惨败,极大地刺激了朝鲜国内,当然也刺激了日本国内。两国内部的有识之士,都对于国内武家掌权,赋税沉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主张。

历年来留学的留学生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纷纷要求仿效击败清国的英国,实现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多重变革。

乡校和北学校的推广,使得良民的文化程度大大增加,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又驱使这一批社会的中间阶级寻求政治上更多的上升通道。

如疾风怒涛一般的葛明正在酝酿,但朝鲜终究走上了一条属于“逆贼”的道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