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想将一位公主嫁给晋候,不知晋候意下如何?”

重耳一愣,“这如何使得,周公当初早有诏告,同姓不婚,我晋国与周天子本为同姓宗族,怎可通婚?”

“这有什么使不得的,晋献公当初广纳姬妾,所纳姬姓之夫人姬妾不计其数,晋候你的母亲不也是姓姬?何况现在距离周公颁布诏令已有百年,姬姓支裔旁族众多,又与戎狄荆蛮互相婚配多年,早已血脉混杂,还何必在乎同姓一事?”

“寡人年事已高,后宫姬妾众多,若再他娶,恐怕委屈了公主,还是免了吧。”

“晋候正值盛年,又刚刚成为天下霸主,正是大展宏图之机,怎么现在就言老呢,天子将公主嫁于晋候,也是一番美意,晋候就不要再推辞了。”

重耳还要推辞,万卣又道:“天子说了,公主出嫁,他也没有什么嫁妆相赠,这块玉石就当是公主的嫁妆,请晋候先收着,作为聘礼罢了。”

不待重耳再说什么,万卣便作个揖,悄悄地退下了。

重耳拿过案几上的香囊,将结缡掏出,放于掌心间,细细把玩,那莹润的玉色端得让人百看不厌。数日前,重耳因一心应付楚国,也不曾将结缡拿出来细看,今日一番赏玩,只觉得让人难以罢手。

此时门人来报先轸前来奏事,重耳竟觉得有一丝不安,忙将结缡收在香囊中,在腰间挂好,让先轸进来。

先轸掩饰不住眉间的兴奋之色,道:“主公,末将刚刚得报,成得臣死了。”

重耳长叹道:“寡人总算可以安心了,成得臣一死,,从此楚国再无人可以威胁我晋国了。”

重耳向先轸询问了来龙去脉,原来成得臣和斗宜申战败后,不敢面见楚王,自囚于一个叫连谷的地方,只让成大心回去向楚王请罪。

楚恽见了成大心,自然怒不可遏,下令让成得臣和斗宜申自裁,传令之人刚去,朝中大臣听说此事,都来向楚恽进言,劝楚恽格外开恩,留两人一命。楚恽拗不过以斗氏为首的众臣劝说,只得又下一道命令,让两人暂缓自裁,可传令的人不知何故路上慢了行程,赶到连谷的时候,成得臣已经饮鸠身亡,斗宜申正欲悬梁自缢,听闻赦令,才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先轸道:“成得臣死后,斗氏一族再无可以肩挑令尹大任之人,楚王必定让蒍吕臣为令尹,而蒍吕臣与斗氏一族素有嫌隙,两家将来互相争斗,自顾不暇,楚国短时间内不会再对中原有威胁了。”

重耳心中为之一宽。

接下来的日子重耳让士兵加紧修筑践土的行宫,一面等待诸候国君的到来。

到了四月下旬,国君们陆续到来,首先到的是卫国的摄政国君卫武,携同卫国大夫元咺一起来拜见重耳。

重耳见卫郑没有亲自前来,心中不悦,道:“卫郑为何自己不来啊?”

卫武道:“请晋候见谅,兄长他自知以前对晋候多有得罪,怕晋候怪罪,所以让我代为摄理国政,前来参加盟会,若是晋候能不计前嫌,象宽待郑伯一样宽待我卫国,则兄长幸甚,卫国幸甚。”

“卫郑他狂妄自大,一意孤行,一心投靠楚国,怎么,现在看见楚国败了,就不敢来见寡人了?”

“兄长自知无礼,所以让我前来向晋候请罪,还请晋候宽仁大量,饶过兄长这一次。”

“寡人听说卫郑逃亡去了楚国,他明知道晋楚不两立,派你来与寡人盟誓,自己却逃到了敌国,这哪里有悔过之意,分明是首鼠两端,对寡人虚与委蛇而已。”

“晋候说得极是,我这就向兄长告之此事,希望兄长可以知错就改,及时悬崖勒马。”

重耳沉吟着道:“寡人看,不如让你来当这个卫国国君,只要你愿意,寡人可以立刻出兵,帮你坐上国君之位,废掉卫郑。”

卫武大惊,忙作揖道:“我何德何能,敢窥伺国君之位,兄长信任我,才将国家大事托付于我,临走前,再三嘱咐,不可荒怠了国政,我又怎可趁乱窃国呢?”

重耳本有意扶持卫武,见卫武坚辞不从,只得道:“也罢,卫君若以后改主意了,可随时来找寡人。”

重耳将卫武安置在践土馆舍中,不日蔡国国君蔡甲午也到了,进行宫来拜见重耳。

蔡甲午让两个内侍扶着他,颤颤巍巍地走进来,见了重耳,就要行稽首大礼。

重耳见他老态龙钟,手摇腿颤,站着都象要摔倒的样子,便道:“蔡君年事已高,就免礼了吧。”

蔡甲午道:“都说晋候是个胸怀宽广,体仁大量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老朽是被鬼迷了心窍,竟然投靠到楚国麾下,还派兵协助楚军作战,晋楚一战,我蔡国的军队被晋军打得大败而归,这一仗打得好,打得好啊,若非如此,老朽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呢”

重耳命人给蔡甲午铺了褥子,看了座,蔡甲午由两个内侍扶着,才勉强坐定了,道:“老朽近几年是越发老迈了,常年在床榻上养着,朝中之事大都交给了近臣去办理,谁知他们欺我老迈昏愦,凡事都自己作主,连出兵这样的大事也不来向我通报,老朽是事后才得知楚国要与晋国作战,向蔡国借兵的,这些人竟然不经老朽同意,就私自派了兵马出战,真是无法无天啊,老朽已经将擅自出兵的主事之人杀了,以免留着今后祸国殃民。”

重耳一时到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道:“如此处置,甚是妥当。”

蔡甲午又道:“老朽此次前来,带了些粮草物资,晋军在外作战辛苦,风餐露宿的,就当是犒劳兵士们的一点心意,还请晋候收下。”

重耳少不了谦让一番,两人又叙了些闲话,见蔡甲午咳喘连连,重耳命人将蔡甲午好生安置在馆舍中,又让医官过去给蔡甲午诊视。

不几日,诸候国君陆续前来,鲁国、齐国、宋国、郑国、莒国国君也都到了,只有许国和陈国未到,秦任好派人送了信来,称身体有恙,缺席盟会,十分遗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