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内部温度很高,原子序数是1的氢原子之间激烈碰撞,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序数是2的氦原子,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对太阳来说,简直就等于是人类的心跳了,这几乎就是太阳的生命。

抽象来说,这种能量释放,就相当于是太阳内部有无数多的氢弹,再不断地bzh,这就会给太阳提供一个向外支撑的斥力。

而这种力,就是抵消它引力塌缩的驱动力。

这么一来,当太阳的引力和支撑力相互平衡之后,恒星就可以保持稳定了,因此这才是太阳的“心跳”和“呼吸”。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太阳在内部燃料耗尽之前,既不会坍缩,也不会膨胀。

那么问题就来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宇宙中任何能量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恒星内部的这种支撑力,是靠氢和其他一些核燃料来支撑的,但这些燃料,早晚会有烧完的一天啊!他还是不会凭空产生的,一旦烧完,恒星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坍缩,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简单来就,就是当初212944太阳系之后面临的情况了,也就是太阳失去支撑力,宣布到了生命的终点,其内部能量核聚变反应的物质消耗殆尽,即氢燃料用尽时,取而代之的是温度更高的氦。

由于此时太阳内部压力增大,内部将会向外推挤,此时太阳急剧膨胀成红巨星,然后发生外壳zh。由于太阳质量不够大,bzh后无法成为超新星,最后太阳只有萎缩成地球大小的白矮星。

但这只是太阳这个个体,并不是所有恒星都是这个样子的。

一般来说,恒星的最终归宿,有好几种可能。如果恒星的质量较小,那它的引力就能跟内部粒子的斥力相平衡,最终变成中子星或者白矮星,太阳就是这种。

但是,如果这颗恒星质量巨大,比一个半的太阳还大的话,那么它内部的任何斥力,都不足以抵消它的引力,这样的话,这颗恒星就会一直不断地坍缩,变成质量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但这种塌缩依然还会继续演化,最终变成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这种天体,就被人类命名为黑洞。

明白了黑洞的形成原理,那黑洞的性质也就好理解了。

黑洞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引力,这种引力可不是地球的那种引力,一个苹果砸在头上的那种。要知道地球的引力在天体中算是非常小的,比如说,你用一个指甲盖儿大的磁铁,就能把地上的一个铁片儿吸起来,你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一个一颗小石头拿起来,如果你有那个闲心,可以在掌心拿一辈子。

玩笑不多说,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只要一个小小的磁铁,和你的双手就能轻松的挑战地球的引力。

但是黑洞的引力和地球的引力,简直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在黑洞里面,只要卷进去了任何物质,都没有可能再逃出来,包括行星、恒星、粒子、陨石,包括光在内,只要进入某个临界区域,就永远也不可能逃出黑洞。

而和这个临界区域,就是之前所说的黑洞的视界。

从外面看来,如果连光都无法逃出的话,黑洞当然就是全黑的,什么也看不到,这正是黑洞得名的原因。

但问题是,黑洞这种吸引一切的性质,却跟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了冲突。根据这条定律,黑洞也应该有温度,有温度的物体就会向外发出辐射和粒子,也就是散热嘛!既然如此,黑洞也不应该例外。

可是黑洞很霸道的说了,在我这里,连光都逃不出咱老黑的引力,那怎么可能有粒子能从黑洞里跑出来呢?

的确,但是这样的话,不就矛盾了吗?17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