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有这个计划,所以中华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也是将核心舱的设计方案尺寸放得比较大,核心舱的规模超过了三十吨以上,空间站的组装模式和苏修时期的和平号类似,并非国际空间站的桁架结构,系统核心舱加另外两个实验舱,加起来超过了百吨,如果加上对接货运和载人飞船,满载时接近一百六十吨的样子,规模已经超过了苏修当年的空间站。

因为核心舱尺寸规模设计很大,这个对核心舱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要求都是非常有技术难度的,技术团队也是利用超级计算机系统和各种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运算模拟,现在基本上已经将设计图纸给弄出来了。

杨杰也是仔细地察看了技术团队弄出来的三维设计方案图,认真地听着技术团队负责人降解这些设计技术细节。

不过杨杰更注重的是空间站内部各种设施的模块化组装和更换维修的便捷性,毕竟空间站按照设计要用上个几十年,尤其是支撑系统的各种仪器设备都会面临老化以及更新升级的问题。

像苏修和米国之前建设的空间站使用寿命都不长,国际空间站现在已经是进入了超期服役状态,受限于之前的各种线缆和管路和空间,一些旧有的设备是没办法进行升级的,而且很多旧零件已经出现停产的问题,空间站的维护也是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杨杰之前就跟技术团队的这些科学家们在空间站的整体设计上进行过详细的讨论,尤其是在空间站的电力系统以及其他底层支撑系统的设计标准上谈论得比较多,在更新升级维护上杨杰要求留下足够多的空间冗余,在设备使用寿命上也是要求极高。

更换空间站零件可不像更换汽车零件那么容易,这样的更换工程起码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进行维修,这样一来,每次的维修费用都高达数亿元,提升这些线缆管路的使用寿命无疑是尽可能地降低使用成本。

像空间站这类大型太空设备,若是其中部件损坏,需要维修,那么就需要从地面寻找新零件上去替换,这一来一回就需要算上发射火箭的成本都是不菲的,为了满足几十年后电力系统依然能够满足各种需求,技术团队也是将自身在中压综合直流电力系统技术标准也给用上了,并且编制了更高的宇航级电力系统标准。

另外在各种复杂管路上的材料工艺上也是编制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就是希望管路材料工作中的损耗降低到最低,尽可能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面不需要对这些管路进行更换。

空间站生命保障系统包含了食物、水、氧气、废物处理这几个子系统,为了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工作,这里面有相当多的关键技术是需要去攻克的。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这方面是有各种技术经验的,而且现在大家在这方面是竞争对手,这边的技术团队也是在华兴科技集团公司自身的产品技术上进行重新设计。

因为华兴科技集团公司在能源技术上非常厉害,所以给空间站的整体电力资源给得非常多,分摊到生命保障体系和科研系统电力资源都是有非常大的富余,这个也是这边设计方案的显著优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