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子看来,正是在人的本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的财产占有欲和好利之心。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秀,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

荀子荣辱

他同时还认为,人的共同心理是好荣而恶辱,从尧舜到庶民百姓没有什么差别,而人世间最值得荣耀的就是掌握政治权利。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

荀子王霸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本性是不尽合理的,这就应该借助于开展深入的社会实践来矫正,即“化性起伪”。

“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

管子禁藏

而管仲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利”字当先,可上“千仞之山”,纵使“海深万仞”,亦“无所不入”

是吗?当今世界最大的交易,为军火交易第二大的交易,为毒品交易!

但任何事物均有利害。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商君书算池

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人性好利的主要表现为人的生存欲望和生存需要。由于人有这种生存需要,因此,每一个人在利弊之间都要趋利避害。

“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

商君书算池

商鞅认为,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人的一生就是追逐名利的一生,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制于好利的本性。这种人本性论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追求爵位,经济上就是追求田宅。

那么因此,统治者恰恰可以利用此人性论实现自己的统治。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商君书错法

所以,要建立规则,规范人性。

但也正是由于人性使然,人要吃,人要睡,人有羞耻之心要穿衣

有的吃了,要吃得更好好,所以方有如今八大菜系的美食有的睡了,要睡得更为舒适,床褥、空调便进入如今的百姓之家衣服要穿得更加漂亮

也正是基于人性使然,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但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下如无规则,任凭人性膨胀,一切美好的事物均会化为泡影

莫凡正是基于如上,强力重设赤峰城的规则,重构赤峰城的秩序。当规则重建,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后,赤峰城的地理位置突显,赤峰城又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